在安徽徐州市汉文化景区内,坐落着一座香火鼎盛的弘道阁,这里供奉着一位对中国佛教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——三国时期的笮融将军。这座雕梁画栋的楼阁终日香烟缭绕漢崋资本,前来参拜的信众络绎不绝,却鲜有人知道这位被供奉者背后令人唏嘘的历史真相。
笮融确实是三国时期颇具知名度的人物,但他的名声并非来自什么丰功伟绩,而是源于其反复无常、背信弃义的恶劣行径。在那个群雄逐鹿的乱世,各路豪杰或凭战功显赫,或靠仁义立世,唯独笮融以作恶多端而闻名。更讽刺的是,这个杀人如麻的暴君,却用劫掠来的钱财大兴佛事,一边双手沾满鲜血,一边口诵佛号,这种极端的矛盾令人不禁感叹历史的吊诡。 笮融的发迹始于徐州刺史陶谦的提携。当时正值黄巾之乱后,徐州在陶谦的治理下逐渐恢复生机。这位勤政爱民的刺史任命笮融负责徐州境内的粮运要务,这本是个展现才能的良机。然而贪婪成性的笮融毫不客气地将广陵、下邳、彭城三郡的官粮尽数侵吞。令人诧异的是,他并未将这些不义之财用于个人享乐,而是斥巨资在下邳修建了规模宏大的浮屠寺。这座金碧辉煌的寺庙可容纳三千余人,吸引了大批僧侣信众前来。每逢佛诞日,笮融更会举办盛大的浴佛会,在道路两旁摆设丰盛斋宴款待信众,俨然一副虔诚佛教徒的模样。 陶谦对笮融可谓恩重如山,但这位忘恩负义之徒不仅侵吞公款,更间接导致陶谦遭受灭顶之灾。在奉命护送曹操父亲曹嵩时,笮融玩忽职守致使曹嵩遇害。本该负荆请罪的他却畏罪潜逃,致使陶谦被曹操误认为杀父仇人。曹操挥师复仇,徐州生灵涂炭,陶谦虽得刘备相救,终因忧愤过度而亡。 此后笮融的恶行变本加厉。他先是诈降广陵太守赵昱,在酒宴上突然发难将其杀害,洗劫全郡;后又投奔旧同僚薛礼,见其境遇优渥便再生歹心,不仅杀人夺财,更吞并其部众。最后投靠扬州刺史刘繇时,他故技重施杀害了老实人朱皓,自立为豫章太守。多行不义必自毙,刘繇很快发兵讨伐,这个恶贯满盈的奸贼最终命丧深山。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,正是这个暴虐无道的小人,却因修建寺庙、举办佛事而被后世佛教徒奉若神明。那些金碧辉煌的庙宇、庄严的镀金佛像、盛大的佛事活动,无一不是用民脂民膏堆砌而成。笮融巧取豪夺来的财富,经过一番左手进右手出的操作,竟为他博得了佛教功臣的虚名。这段荒诞的历史提醒我们:表面的善行背后,可能隐藏着最丑陋的真相。 发布于:天津市九八策略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